2024年以来,河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紧跟国家教育政策,结合河南省实际,深挖符合劳动教育方向、有扎实教研和开课基础、具有推广可能性的校本课程,在教研员、一线教师团队的支持下,发挥出版单位内容研发优势,对课程进行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全面提升,使优质的课程能够进入到更多的学校。
其中与郑州市大河路中心小学共同打造的数字产品课程《家乡的草编》,将于今年秋季,以双师课的形式呈现。本套产品在原有校本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开发,增加完整规范的教案设计、教学课件、双师视频,将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社团打造品牌、活动体现特色”的三维联动模式,以多元化评价方式,实现“乐探索、善合作、爱编织、念家乡”的课程育人目标。
6月11日,“盎然绿意”公众号深度报道豫教音像社课程研发背后的故事。原文如下:
麦秸秆、麦秸片、玉米皮,原本田野里的废料,经小学生手指绕几绕,转眼变成小鱼、扇子、玫瑰花等艺术品。这是郑州市大河路中心小学开展的一项劳动实践,被编写成校本课程《家乡的草编》后,2023年还被收录进《全国校本课程典型案例汇编》。
“学校地处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段惠济桥村,隋唐时这里就盛行草编,惠济桥村至今还传承着这项手艺。我们遂将草编引入学校实践育人。”大河路中心小学校长侯新琴介绍。“教育无劳动不完美,劳动无课程不教育。一直记得编辑晁代聪两眼放光地跟我说‘总编,你一定要去看看这门课’。选择《家乡的草编》这个选题,最重要的是课程内涵丰富,有历史传承,有文化内涵,更有天然的情感基础。智、美、劳在实践中融合为一。”河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总编辑张瑞芳说到草编选题,言语间溢满热情。
大河路中心小学的学生体验掰玉米,选取适合草编的玉米皮
小学旁就是草编“沃土”,学生向农民请教学手艺
“我们学校开展草编实践课程,有丰厚的乡土资源。”侯新琴校长说,学生大多是惠济桥村人,部分教师还在惠济桥村周边居住,师生对本地传统草编饱含感情。随着时代发展,草编手工艺品日渐被其他材料用品取代。大家意识到,绝不能让家乡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失传了,要好好继承下来。
于是,2019年,为做好草编育人工作,大河路中心小学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德育处主任、劳动教师为组员的核心工作小组,全力支持并指导课程研究。为在学校实施好草编教学,刘晓懿老师首先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农田和农户,拜农民为师学草编,体验割麦子、收玉米等农业劳动,让学生们更深刻地理解农村的艰辛和农民的付出。在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之后,草编教学开始在学校落地实施。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用玉米皮编织艺术品
学生用玉米皮练习编辫法
学生利用课间活动练习编织
学生用玉米皮制作的玩偶
学生爱上草编,多学科融入实践助力综合素养提升
“草编教学是一种传统手工艺教育,可以融入多学科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造力。”刘晓懿老师说。比如在草编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道德和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还融入生物课,让学生了解麦秸秆、玉米皮、竹篾等不同植物材料的特点、生长环境和利用价值,培养学生对植物的保护意识和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也可融入科学知识,如植物生长原理、纤维材料的性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知识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实验能力。
通过草编教学,还可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历史渊源、技艺特点,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当看到孩子们用心完成的一件件栩栩如生的草编作品,真的很感慨,感觉每一件都是‘无价之宝’!那里面既蕴含每一个人的成长,又肩负着传承的使命,还有一点,都是‘全球艺术孤品’哦!”刘晓懿老师话语里透着自豪。
通过活动,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增强凝聚力;师生之间教学相长,关系融洽。当一件件草编工艺品制作完成,学生们不仅体会到了劳动带来的乐趣,而且满满的民族自豪感也油然而生。刘晓懿老师回忆,有次学习基本技法“编辫法”,女生很快就掌握了,男生却可以用一个“惨”字形容。王浩宇同学用三股绳编辫时,不小心竟结成了死结。同桌刘恬欣同学忍俊不禁,耐心给他做示范。王浩宇同学掌握技法后信心倍增,刘恬欣同学也因为做了小老师而自豪满满。课后在搬运草料的“力气活”时,王浩宇同学冲锋在前,帮助刘恬欣同学。这样,同学间互帮互助,草编实践也促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四四班学生杨文婷,提起学习草编,最难忘的就是制作家乡的草编PPT。老师布置下任务后,杨文婷和同学吴中锦查阅资料、实地探访,掌握了部分知识后,他们更加深入了解到家乡草编历史的深厚底蕴。他们又在网上看到了许多草编的工艺成品,感叹“好漂亮啊”,下决心,一定要让这种美发扬光大。他们专心制作了简单的PPT,一张张精美的草编作品震撼了同学们。
于是,许多同学都愿意加入学习草编。家乡的草编,想要实现更好的传承,就要考虑在更多的学校传播,这就需要让校本课程更加标准化和具备可复制性。大河路中心小学的草编校本课程信息,被河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的编辑晁代聪捕捉到后,这项古老的草编艺术,向更广阔的传播上又向前迈进一步。
同学们用玉米皮麦秸秆等材料编织的艺术品
出版社牵手学校,让草编课程传播得更远
“2023年10月,我对着河南省教育厅等十部门印发《河南省乡村学校‘绿色点亮生活,健康护佑生命’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逐字逐句学习,里面提到了通过乡村学校为期三年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将遴选500门主题实践活动省级精品校本课程。”晁代聪编辑说,有天晚上11点,他看到一条新闻,大河路中心小学的《家乡草编工艺品制作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入选全国校本课程典型案例。晁代聪很兴奋,感觉自己像是挖到了宝,赶紧汇报给社领导。于是《家乡的草编》选题开始启动。
晁代聪编辑介绍,《家乡的草编》读者定位是小学三至四年级的学生。全部为数字产品,目前已完成教案设计、课件制作。2024年秋季开学,即将以双师课的形式呈现。该课程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社团打造品牌、活动体现特色”的三维联动模式,形成“传习草编文化,指尖捻出梦想”的文化氛围。课程开展以多元化评价方式,实现“乐探索、善合作、爱编织、念家乡”的课程育人目标。总结《家乡的草编》选题的付出,晁代聪总结了12个字:坎坷很多、困难很多、趣味很多。他分享了一件最难忘的事。
制作“自制笔筒”课时,此课程在大河路中心小学时,准备的材料里包含彩色塑料藤条、胶枪、胶棒等,但考虑到在更多学校推广时,胶枪的使用不现实,因为很多学校没有供给胶枪使用的电源;再说用电也牵涉安全。于是赶紧改造优化这节课。因为当时的教案、课件和视频都录了,如果一切从头再来,时间节点上根本不允许。于是大家就紧急聚在一起,头脑风暴式地商量对策。最后统一意见,将胶枪换成手工胶水和双面胶,塑料藤条换成自然藤条,课时改造成功。
晁代聪说,类似改造还有好几节,他深深体会到,课程并非直接从学校“拿来”复制即可,还必须要经过优化加工后才能批量复制和推广。“‘从学校中来、到学校中去’,这是我们出版社在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研发方面,采取的整体建设思路。”张瑞芳总编辑介绍,河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是一家专业教育出版社,服务教育需求是立社之本。出版社紧跟国家教育政策,结合河南省实际,深挖符合劳动教育方向、有扎实教研和开课基础、具有推广可能性的校本课程,在教研员、一线教师团队的支持下,发挥出版单位内容研发优势,对课程进行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全面提升,使优质的课程能够进入到更多的学校,使更多的孩子能够通过这些课程看到更多精彩的世界、拥有更广阔的视野。
张瑞芳总编辑还透露了一个细节,编辑晁老师花两天时间对每节课的内容都一一动手实践,因为既要学习编织,又要二次加工材料包,那些天,他的“手指头都肿了”。
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教育科研管理部副主任、绿色主题实践活动专家指导组组长汪豪浩表示,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印发,一并印发的还有《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标志着劳动教育从过去基于人的主观经验的“粗放式建设阶段”逐步迈进到基于课程标准的“标准化建设阶段”。校本课程需注重综合性、实践性和选择性,体现一定的课程梯度,并建立课程实施评估、动态调整和完善机制。校本课程要注重反映学生丰富多样的成长需求,注重拓展学习领域丰富学习样态,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避免内容和形式单一,避免开设应试训练类课程。
“今年秋,这门课程将在河南落地实施。我有一个小小希望,希望有更多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走进课堂,带着孩子一起编草帽、柳筐,让这门课成为家校共育的一条纽带。”张瑞芳总编辑道出自己的期望。
责编:朱奕霖 责校:李 萌 复审:刘翘楚 终审:赵 蕾 文章来源:盎然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