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9日上午,集团公司党委工作部主任贾巍、精神文明办副主任、团委书记朱瑜来到河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将“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身边好人”的荣誉证书和奖金颁发给了我社综合事务部赵珂同志。
集团公司党委工作部主任贾巍、河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社长张煜为赵珂同志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由中央文明办组织开展,旨在广泛宣传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推荐、学习、争当道德模范的良好风尚。
赵珂同志能够获得这一殊荣,源于他始终如一地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勉付出,在抗击新冠疫情后勤保障中的杰出表现。同时,也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豫教音像团队的杰出代表。
停课不停学“名校同步课堂”幕后潜行军
赵珂,男,1982年10月19日生,中共预备党员,河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综合事务部员工。
为全面落实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远程教学工作的要求,为广大中小学生特别是不具备网络学习条件的家庭提供电视学习渠道,根据省教育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河南省电化教育馆成立了网上教学专班工作领导小组,赵珂代表河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参与其中,主要负责在录制河南中小学“名校同步课堂”电视教学节目过程中后勤保障工作,例如:防疫物资的配备,参与录课人员的午餐、晚餐的准备和特殊情况的应急保障工作等。
事无巨细,本来自信满满的接到任务,可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这些平时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工作难度,工作量被无限放大。
首先是防疫物资的配备,保证口罩供应就是一座“大山”。“名校同步课堂”于2月10日正式开播,截至4月10日,累计制作并播出课堂实录2920节,参与人员包括约800名教师和教研员、近百余名省广电系统工作人员。疫情严重,每天300个口罩是“刚需”,也是必须完成的任务。赵珂想尽一切办法,动员在家自我隔离的同事、朋友、同学,凡是认识的人,几乎都被他“搜罗”了个遍,费劲心思,却只收集了约400个口罩,勉强保证头两天一线人员的使用。与此同时,通过各种途径,不惜一切保证防疫物资供应。这是一个必须过关的考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名校同步课堂”的有序开展。
酒精、消毒液等消杀设备面临同样的问题,因为疫情严重,店铺不开门,真有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无力感。即使如此,也从不放弃。通过难以想象的沟通、努力,紧张有序地完成了任务,口罩、酒精等消杀物资在没有任何后援库存的前提下没有断档。
再说午餐。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疫情防控的大前提下,任何平时看起不起眼的事都显得困难重重。食材、一次性餐具、保温设施无处购买,但这是关系大家安全的任务,绝对不敢马虎。协调协调再协调,层层严格把关,最终筛选出一位符合要求的厨师。一位厨师要保证300余人的午餐供应,从采购新鲜的食材到做好可口的饭菜,2月份那么冷的天气,必须保证饭菜不凉,这其中的困难不言而喻。现在真的不敢回头细想,想想都是血汗跟眼泪。但是,看到奋战在前线的老师、摄制组、编辑组的同志们有口热饭,也算努力有果,心满意足!
给教师提供午餐。拍摄地点: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
办法总比困难多,又惊又险,完成了任务,保证了“名校同步课堂”正常拍摄,大家共同努力干成了一件大事。节目在全网上线以来,通过有线电视和IPTV机顶盒直播观看的用户日均650多万,通过省资源平台点播回放的用户日均750多万,合计1400万;截至4月10日24时,省平台总点击量82.54亿次,访问人数3.5亿人次。
从我省偏远的豫鄂老区到天山脚下的新疆哈密,“名校同步课堂”有效保障了那些在“家庭场景下不具备网络和移动终端设备的农村偏远地区的学校、教学点”的中小学师生,有效实现了疫情防控期间“不停教、不停学”的工作目标。
“直至疫情防控结束”,这是河南省教育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针对“名校同步课堂”电视教学节目,向全省中小学师生作出的承诺,这不仅是人民政府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承载着教育工作者“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情怀。
而赵珂,是其中的N分之一,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代表。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正是无数像赵珂这样的“身边的好人”,形成了全社会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